帮扶对象一:王世德户
(一)基本情况。住址为澄迈县加乐镇常数村12号,家庭成员6人,分别是:户主王世德,男,现年41岁,初中文化程度,身体较健康,具有一定劳动能力;配偶王秋意36岁,文盲,患有间歇性精神病,无劳动力;夫妻共育有3女1子分别是:长子王育晶12岁,先天性白内障并患有智力障碍,目前就读澄迈特殊教育学校;长女王育利15岁,智力障碍,目前就读澄迈特殊教育学校;次女王育南10岁,智力障碍,目前就读澄迈特殊教育学校;三女王小敏,6岁,学龄前儿童,是全家唯一智力正常的小孩。
(二)主要收入来源。低保家庭,目前,政府发放的低保金1100元是该户的主要收入来源,辅以水稻种植等作为补充,家庭养殖的鸡、鸭、鹅为改善生活用,不对外贩卖。农闲时,王世德就外出打零工,补贴家用。
(三)致贫原因。
1.生产性收入基本为零。该户因配偶患有精神病,导致儿女绝大部分也患有遗传性智力障碍,生产能力有限,生产性收益小,家庭种植的水稻只能自给自足。
2.保障性收入有限。尽管有政府低保补贴,但是金额不多,加上儿女们都还 小,养家糊口的压力巨大。
(四)已采取的帮扶措施。我会联合海南省爱心社工志愿者协会已于1月28日为该户送去了新衣服30套,棉被1床、水果1箱。
(五)下一步帮扶思路及拟采取的帮扶措施。鉴于该户劳动力十分有限,家里亲人全是智力障碍,户主不宜长时间离家生产等因素,结合其具有传统养殖经验及具备基本养殖条件的特点,下一步拟向该户赠送牛苗1只、蛋鸡鸡苗50只、鸭苗50只、鹅苗30只,便于其在家就近适度发展养殖业,增加生产性收入。
按照正常情况,50只蛋鸡鸡苗在4个月后进入产蛋期,预计首年产蛋量为200个/只(鸡苗生长到产蛋时间约140天,产蛋率约为天数的90%),按当前的平均市场收购价0.55元/个计算,1只鸡年产蛋收入110元,50只为5500元,扣除养殖成本3250元(一年养殖成本按65元/只计算),年纯收入2250元。
肉鸭饲养半年后可对外销售,50元/只,(一年出栏2批)50只鸭年收入可达5000元。
肉鹅饲养3个月后可达6斤左右,按当地市价80元/只,保守估算,喂养30只肉鹅年收入可达2400元。
水牛苗单纯作为家庭劳动力的补充,不计入收入。